南阳铝合金门窗招商加盟
文章目录:
1、袁成杰加盟《神秘的味道》重现“郎才女貌”2、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赴河南南阳考察,为何关注这些名人、名产?3、上百名年轻人被传销式诈骗团伙洗脑,沉浸暴富美梦,把行骗当成能出人头地的事业……
袁成杰加盟《神秘的味道》重现“郎才女貌”
山东卫视每周三晚10点播出的美食互动益智类节目《神秘的味道》本周再添新阵容,曾经和戚薇组合“郎才女貌”,以一首《外滩十八号》火遍大江南北的袁成杰惊喜加盟。而选秀节目《Hello!女神》的冠军谭盐盐本周也将回归,巧合的是,袁成杰曾经在谭盐盐的比赛中担任过评委,不知袁成杰和谭盐盐这新一对的“郎才女貌”在今晚《神秘的味道》中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我们拭目以待!
“郎才女貌”携手制作饺子
本周《神秘的味道》主打美食——饺子。因为节目播出的时间正好是春运抢票期,因此,有心的节目组特意为观众营造了“回家”的感觉,推出了“饺子制作大秘籍”。《神秘的味道》第五期还曾为观众科普过,饺子是东汉南阳时期的医圣张仲景为了治疗冻耳病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冬至也好,或者是大寒小寒,甚至年夜饭,饺子都是少不了的。
但是,简单的饺子,要想做得好吃,还真没有那么简单。今晚,《神秘的味道》八位嘉宾就将分成两支队伍,现场同厨神进行学习,PK制作饺子。袁成杰和谭盐盐这对新“郎才女貌”组合,以及李斯羽、丁晓峰组成红队,姜超、罗希、陈文婕、塔林夫组成蓝队,究竟厨神的饺子制作秘籍会是什么?“郎才女貌”又能否获胜?答案都将在节目中揭晓!
“孔府菜” 月下的诗意美食
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美食都愈加讲究意境,首先从菜名就会下足功夫。今晚《神秘的味道》推出“孔府菜”,所谓孔府菜,起源于宋仁宗宝元年间,用于接待贵宾、上任、生辰家日、婚丧喜寿时特备。而节目中的菜品都是孔府菜经典佳肴,半月沉江、乌云托月、四星望月,光是听听名字就觉得非常美了,但这些美食究竟都长什么样?又是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答案绝对会让你十分惊喜!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赴河南南阳考察,为何关注这些名人、名产?
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的河南南阳考察调研。这是时隔一年多后他再次来到这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他今年第6次国内考察。拥有2700多年建城史的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考察当天,总书记重点关注了名城之中的一位名人和两种名产。
看医圣祠:医者仁心 医典传世
南阳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之地,孕育了“医圣”张仲景等历史名人。12日下午,习近平首先来到市区东部的医圣祠,了解这位东汉医学家的生平,以及他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
△医圣祠(总台央视记者李晓周拍摄)
△医圣祠内的张仲景雕像(总台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医圣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收藏器具文物100余件(套),古籍书刊文献1万余册。其中的“镇馆之宝”是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白云阁藏本。这是该书目前发现最完整、最准确的版本。
△白云阁本《伤寒杂病论》(民国刻本)(总台央视记者李晓周拍摄)
出生在南阳的张仲景,因“孝顺亲长、廉能正直”,在汉灵帝时期被推举为南阳郡的孝廉,后官至长沙太守。为官期间,张仲景体察民情,留心各种疾病,搜集民间方剂。因伤寒病流行,张仲景决意研究起因和治疗方法,最终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原有十六卷,后代传下来的只有经过晋代名医王叔和改编过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种。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大疫出良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三药三方”。它们就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在去年6月举行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中国药方”还助力全球战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
△陈列在医圣祠内的我国古代医药学家雕像,从左至右分别是“药王”孙思邈、“医圣”张仲景和晋代医学家王叔和。(总台央视记者李晓周拍摄)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典型代表。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他指出,“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2016年2月,总书记在南昌考察江中药谷制造基地时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2018年10月,他在珠海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考察时强调,要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东汉针灸女陶人。身高24厘米,胸宽7厘米。陶人造型质朴,浑身遍布排列成行的针灸穴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总台央视记者马超拍摄)
此次到访南阳医圣祠,总书记再次传递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鲜明信号。
△医圣祠内张仲景的墓碑(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看月季:“美丽”产业 美好生活
10种色系、100年古桩、2000个品种、25亿元年产值······这些数字描述的都是南阳市花——月季。南阳栽培月季始于唐代,兴于明清,发展于当代,是我国最大的月季苗木繁育基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月季之乡”。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阳月季博览园,这里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月季主题游园。
南阳月季博览园由名贵月季品种展示园、藤本月季造型园、古桩月季园等组成,占地1300余亩。自2010年10月建成以来,月季博览园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0多万人次。
△名为“绿野”的月季品种(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在月季博览园,总书记考察当地依托月季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就业等情况。
近年来,南阳市发展起了月季苗木繁育、花卉深加工、文化旅游三大产业。全市月季种植面积15万亩,年出产苗木15亿株,带动全市超过15万人加盟月季产业,亩均收入近万元。月季,不止于被欣赏,而是升级换代成为了一项生态富民产业。
△园丁介绍说,月季的花期有8至10个月,花期内每天都要进行修剪。(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2019年9月那次来河南,总书记重点看了信阳市光山县的油茶产业。他当时指出,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推广新技术,发展深加工,把油茶业做优做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
前不久,总书记在福建、广西考察期间也分别看了沙县小吃和柳州螺蛳粉。为什么如此关注各地的富民特色产业?他这样阐述其中缘由: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
△南阳月季博览园(总台央视记者钟锐拍摄)
看艾草:爱上这株“幸福草”
南阳不仅有“美丽花”月季,还有“幸福草”艾草。12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了解发展艾草产业,带动群众就业等情况。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艾草是我国传统药用植物。作为医圣故里的南阳,也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目前,南阳市艾草种植面积近30万亩,其规范化种植面积位居全国首位。
药益宝公司主要生产高比例艾绒系列、艾条(艾柱)、无烟艾条(艾柱)、高纯度精油、新工艺艾绒被、艾草足浴包等12个系列、100多种艾草制品。公司现在已经发展为艾制品生产研发、科技创新、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实体企业,去年实现产值8000余万元,其中电商销售额2000万元。
△这是车间里30:1的艾绒,表示30斤艾叶出1斤艾绒,前面的数字越大,制成的艾条纯度越高。(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艾条(总台央视记者杨松涛拍摄)
这家公司同时也是当地的扶贫就业基地,近年来安置低保户、残疾人、下岗职工等各类从业人员200余人,辐射带动附近村民3000多人就近就业。车间员工告诉《时政新闻眼》,他们的工作时间相对灵活,月收入从4000元到9000元不等。
如何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多渠道促进就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总书记在考察途中,多次走进扶贫车间。去年6月,他在宁夏吴忠市弘德村的扶贫车间说,兴办扶贫车间目的是扶贫,要坚持扶贫性质,向困难群众倾斜,多招收困难群众就业。去年8月在安徽王家坝和今年2月在贵州化屋村考察,总书记也都专门看了当地的扶贫车间。
△药益宝公司扶贫车间(总台央视记者杨松涛拍摄)
就在总书记这次考察启程之际,中办印发了《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上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则强调:要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支撑内需持续扩大,要在乡村振兴中持续改善脱贫人口生活。这三个“持续”和总书记此次考察,都宣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久久为功的决心。
监制丨申勇
主笔丨龚雪辉 郁振一
记者丨杨松涛 王鹏飞 石伟明 杨立峰 李晓周 彭汉明
视觉丨陈括 张晶 齐欢
编辑丨王继阳 刘冲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上百名年轻人被传销式诈骗团伙洗脑,沉浸暴富美梦,把行骗当成能出人头地的事业……
“
他们刚开始被骗到团伙的时候
是被害人
通过长期的洗脑之后
就转化成为嫌疑人
然后就像滚雪球一样
不停地吸纳新成员进行洗脑
不停地由被害人转化成嫌疑人
”
网恋奔现却陷入“狼窝”
2019年4月,家住贵州遵义的张某模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女孩,对方自称陈健(化名),在河南南阳一家电子厂上班。聊了没多久,两个人就确立了恋爱关系。
26岁的张某模只有初中学历,之前一直在工地上班,在得知女友每个月能有4000元至6000元的收入时,他便想趁着和女友见面的机会换份工作。于是,2019年4月18日,张某模坐火车来到南阳,和陈健见面。
两天后,陈健及其朋友开始给张某模讲怎么赚钱。对方称,首先要交2900元获得加盟资格,然后把亲戚朋友拉进来,再让他们交钱,只要能持续地拉人头、交钱,就可以从中获得更多提成。
在陈健等人的描述中,这份“事业”可以学到口才学、心理学、人际交往学等知识,而且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可以买别墅、开豪车,实现财富自由,给爱人幸福。
在这种信息的集中轰炸下,张某模失去了辨别能力,动了心。
亲朋成“围猎”对象
当开始第一单“事业”时,团伙内“前辈”教给张某模一些相关骗术,例如以“刚来这里没有工作,需要用钱维持生活”等为由向亲人借钱。
张某模以这种方式向堂哥借了3000元钱,做成了第一单。可“前辈”觉得不够,天天向张某模灌输致富梦想。张某模又以同样的借口从表哥表姐那里借了6000元做成了两单。
此后,为了更快地发展业绩从而获得升迁,张某模以介绍工作为由,把初中刚刚毕业、正准备利用假期勤工俭学的亲弟弟张某吉从贵州老家骗到了南阳。
初到诈骗窝点的张某吉也经历了和哥哥一样的过程,不断地接受来自其他成员的洗脑。起初,张某吉感觉这像传销,没有相信,只是抱着玩的心态住下来,每天旁观别人“表演”。不过,当看到别人很容易就得手后,张某吉也动了心,开始拉人当他的下线。据张某吉交代,他大概发展了六七个下线,有同学也有网友。
据张家兄弟交代,窝点教给他们的骗术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给新人洗脑后,让其从亲戚朋友骗起,拉人头发展成下线;第二种是教新人以网恋的名义把网友骗过来,再发展成下线;第三种则是“卖惨”,从网上购买血浆、白大褂等道具,或是趁人不备躲进医院病房拍照、拍视频,伪造出受伤严重急需治疗的假象,从家里骗取巨额钱款。
诈骗团伙用起了传销手段
在张某模做成第三单时,窝点“主任”以搞事业不能分心为由,将其网恋的女朋友陈健调到了其他窝点,并劝说他将女友的联系方式都删除,从此两个人再未见过面。张某模表示,现在回想,陈健当时并不是真的要和自己谈朋友,只是为了骗人拉下线。
而警方找到陈健后,据她交代,当初她也是被人骗到南阳的,之后“大主任”袁某钢以她的名义在网上添加陌生人,再以谈恋爱为名,邀对方来南阳见面。
顺着张家兄弟、陈健,以及其他落网窝点成员交代的线索,警方将袁某钢抓捕到案,他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袁某钢表示,自己现在的职位是“大主任”,下面管理着18个“主任”,一共103个诈骗成员。他还表示当“大主任”期间也是赚不到钱的,只有再升一个级别,到达“经理”层级才可以。
经查,这是一个金字塔式的诈骗团伙,嫌疑人从“业务员”开始做起,经过“主任”和“大主任”,才能升任“经理”,最后是“老总”。“经理”及“经理”以上的人,大部分都不在南阳本地,而是在外地遥控指挥。
根据这一情况,警方派出多个抓捕小组奔赴全国各地,对高层级人员实施集中抓捕。截至目前,警方共抓获了200多个犯罪嫌疑人,其中包括5个“老总”、10个“经理”和20个“大主任”。
据警方查证,犯罪嫌疑人加入诈骗团伙的时间,短的有两三年,长的则有七八年。涉案人员以年轻人居多,这些人一旦被洗脑后就信以为真,把窝点当成家,把诈骗当成事业,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警方一共打掉了4个这样披着传销外衣的特大电信诈骗团伙,共抓获1300多名犯罪嫌疑人。与此同时,警方也解救了400多名刚被骗入窝点不久,尚未实施诈骗的年轻人。
普法时间
Q1:
本案的一大特点就是洗脑后对年轻人进行精神控制,这种作案手段的危害性在哪里?
A1:
所谓的洗脑就是让一个人改变原来的想法,接受对方的态度和观点。第一,向他们宣传其所从事的是一项特别有意义的事业;第二,不断地宣传榜样,告诉他们到了“主任”以上的级别,就能开豪车、住洋房,而且用身边榜样来说服这些人;第三,利用从众心理,这么多的年轻人聚在一块,大家都有一个信心和目标,多多少少能骗来一些钱,每一次的成功又起到了反馈作用,让他们相信自己能行。
Q2:
本案中很多人都是从被害人转化为犯罪嫌疑人,我们怎样才能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A2:
想要幡然醒悟,就需要让他们很清晰地知道自己被骗了。这类案件中用了好多道德绑架,都是为了掏空被害人的钱包。你只要有这么一个人站出来现身说法,告诉所有他们骗过的人“我们最初的目的就是你的钱,而不是你的感情。”骗子的这种面目一层一层地被撕下来,就能够警示许许多多的年轻人。
案件来源 |《今日说法》节目《深陷漩涡》
记者 | 刘文臣 郭震宇
来源: CCTV今日说法
- 版权所属:财经引领者
- 本文地址:http://www.cj8821.cn/97310.html
-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