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县长坝镇棚户区改造

Vicky 0 2024-12-11

文章目录:

1、思南:丁家山村果农喜获丰收2、思南县长坝镇:文旅融合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3、德余高速五标段顺利推进工程建设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

思南:丁家山村果农喜获丰收

农民喜摘仙桃。

新华网贵阳8月2日电(通讯员陈时安 刘贵学)“感谢张总带领我们种植桃树,今年桃子喜获丰收,我们在桃园里管理桃树,每天70元工资,加上土地租金,今年我家的纯收入将达到2万余元,甩掉贫困之帽。”近日,思南县长坝镇丁家山村贫困农民李朝书高兴地对笔者说。

丁家山村属于思南县的二类贫困村,耕地面积1465亩,2017年全村有贫困户56户,119人。

村党支部书记李德渊介绍,为摆脱贫困困境,村党支部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民”方式, 2015年引进余庆县的张正文,与本村的大山、老寨、黄家林三个村民组的农户达成协议,以每亩150元租金流转土地,流转期限20年,投入资金200万元,种植仙桃“红不软”面积500亩,本村40户贫困农民就地务工,每天务工工资70元,以产业推进贫困户脱贫。今年桃子已正式投产,产值将达到50万元,加上在桃园内套种西瓜总收入达60多万元。

李德渊表示,村党支部、村委会将扩大种植桃子1000亩,既让群众的土地变股金,人人参与产业发展,又让农民人人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既让游客观石林仙景,赏千亩桃花,品生态仙果,又让丁家山村真正成为百姓富、生态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思南县长坝镇:文旅融合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

欢快的音乐、精彩纷呈的节目、香气四溢的美食……夜幕降临,长坝镇思南石林景区内华灯初上,光影交织,人影绰绰,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近年来,长坝镇深入实施“强村富民”行动,依托AAAA级石林景区旅游发展比较优势,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一幅产业兴旺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长坝镇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将旅游产业作为全镇主导产业来发展,通过强化组织引领,高位推动‘强村富民’,注重‘党委主导’稳引航,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思南石林景区文旅融合发展取得实效。”长坝镇党委书记杨茂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文旅融合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

?在长坝镇的发展蓝图中,资源整合是关键一环。该镇始终坚持“一盘棋”发展思路,主动探索村集体联合抱团发展新模式。在创办思南县凝创劳务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以1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为基础,挂牌成立思南县强村富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限公司,整合优秀资源,统筹推动全镇旅游产业发展。

“我们注重发挥‘头雁作用’,通过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和‘擂台比武’活动,推动他们履职能力整体提升。同时,我们还选派村‘两委’干部到省、市、县培训,提升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景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长坝镇党委副书记覃卫介绍道。

文旅融合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

在探索发展模式上,长坝镇同样下足了功夫。长坝镇探索委派会计新模式,制定印发实施方案,由镇级选派专业会计人员负责各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及镇强村富民公司财务工作,确保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同时,围绕景区景点和民族风情旅游发展路线,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以“强村富民”公司为主体,在石林景区组织开展“全民大舞台”文化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石林秀美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长坝传统土家文化的魅力。

“我们按照‘效益分红’模式,与乌江石林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分红协议,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发展风险共担。这不仅激发了我们的发展动力,也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长坝镇强村富民公司负责人周勇表示。

文旅融合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

在抓牢保障基础方面,长坝镇同样不遗余力。他们充分发挥各村(社区)闲置集体资金作用,入股镇“强村富民”公司,用于购买音响、灯光等设施设备和舞台搭建,为“全民大舞台”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同时,通过完善景区旅游服务业态、打造石林“夜市”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石林景区旅游服务品质。

“长坝镇充分发挥镇文化服务站的作用,以优秀的土家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召集全镇文艺爱好者组建文艺节目表演队伍进行节目表演编排。”长坝镇文化服务站负责人刘贵学介绍道,“这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也为我们镇的文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文旅融合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

长坝镇思南石林景区内每月常态化开展“全民大舞台”文化活动,进一步助推思南石林景区成为周边游客节假日、周末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助推集体经济增收。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将长坝镇思南石林打造成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长坝镇党委书记杨茂强坚定地表示,“我们将继续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村民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就业机会,让‘强村富民’的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图/文 阮进勇)

文旅融合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

德余高速五标段顺利推进工程建设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

近日,笔者从中交一公局集团华中公司德余五标了解到,德余五标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目前,正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抓紧施工中。

在德余高速五标段控制性工程柏香岭大桥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底板钢筋绑扎工作。“现在施工的是10号左幅6号块钢筋绑扎工作,这块目前有20多人在现场。”现场负责人介绍,目前大桥建设正稳步推进当中。

现场工人交流探讨。孙磊摄

柏香岭大桥总长668.4米,位于思南县长坝镇张家湾村,是德余高速五标段控制性工程,大桥横跨蜂王河,主跨度有120米。

“我们结合这儿的地理条件跨河+V型峡谷,地质条件复杂,跨径大,考虑到经济性,实用性,美观性,结合挂篮的特性,使用挂篮施工工艺来建设柏香岭大桥,较其他方法,具有结构轻、拼制简单方便、无压重等优点,并且挂篮下空间充足,可提供较大施工作业面,利于钢筋模板施工操作。”在施工现场,德余五标段项目副经理董刚领介绍。

现场施工。孙磊摄

德余高速五标段全长9.9千米,标段起点位于思南县长坝镇张家湾村附近,共有柏香岭大桥、长坝水库大桥等7座桥梁和李武岩隧道一座,桥隧比为33.8%,设置长坝石林互通1座,长坝石林服务区服务区1处。

据悉,德江(合兴)至余庆高速公路纳入了《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密规划)》,是《贵州省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实施项目,项目的实施是对贵州省黔北地区高速公路网有益补充和完善,是德江、思南县西部乡、凤冈东部、石阡本庄河坝、余庆等连接安江高速的一条快速通道,建成后将把贵州省高速公路网中南北走向沿河至榕江的高速公路连接贯通,并于周边国省道、县乡道、通村公路构成完善的交通网络,把重庆、沿河、德江、思南、凤冈、石阡、余庆、黄平、凯里、榕江及沿线乡镇等重要经济节点紧密联系起来,极大地促进沿线的资源开发和引资开放,推进武陵山集中连片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紧张有序的施工现场。孙磊摄

“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全力推进五标段项目建设,每天有400余人的施工队伍奋战在标段的20多个施工点,力争早日完成工程建设,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项目经理王晓明介绍道。(孙磊)

隔热门窗品牌

高档门窗

隔热门窗

高端系统门窗

上一篇: 怒江州组织召开全州民政系统违规设置防盗窗(网)拆除现场会
下一篇: 思南建材市场有哪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