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从业信托从业人员
55
2025-07-08
为啥美国的爱国者导弹能够轻而易举地击毁飞毛腿导弹,因为每个爱国者导弹要用钐钴磁铁和钕铁硼磁铁,这些元器件能够使得电子束精准聚焦,击毁目标。
为啥美国F22战机能够不间断的超音速巡航?因为他的发动机,是加入了铼元素的阻燃钛镁合金,不至于把自己给烧掉。
F22战机
而钐,钴,钕,铼这些金属元素都可以统称为稀土金属。
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2014年美国为了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讨论了一个稀土法案。
其中的一段内容就说,美国使用的最好的武器系统100%依赖中国,包括,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16战机,雷声公司的地空导弹,格鲁曼公司的全球鹰无人机,波音的中段防御导弹等等的。
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了从中国采购的稀土材料,那么美国的80多种顶尖的武器系统就没法工作,甚至说,美国已经被中国戴上了稀土镣铐。
当然美国的政客为达到目的,多多少少总会有些夸张的意味,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稀土材料对美国,对高科技行业的重要性。
有种说法称:稀土是现代工业的味精,但我倒觉得这个比喻不合适,一顿饭可以没有味精,还照样能吃,但现代制造工业,如果没有稀土,现代制造业根本就没办法成立,有些行业有稀土的替代品,但是例如军工,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高端精密制造等等的行业,没有稀土材料,压根就不可能运转。
根据2012年6月份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中描述,中国以24%的稀土资源,满足着全世界90%的需求量。
单单从这组数字咱们就能看出很多问题,世界上的稀土供应量为什么都来自中国?
全世界的稀土都由中国供应,是不是中国就有了稀土的定价权呢?
中国供应全世界的稀土资源,是该骄傲,还是危险的信号?
中国与欧美国家在稀土产业上有着怎样的矛盾?
太多问题需要抽丝剥茧,那今天猫眼儿就一点点揭开中国稀土的自卫反击战。
欢迎关注猫眼儿的频道,长按点赞是对猫眼儿最大的支持谢谢。
中国作为一个稀土资源的大国,但却不是一个稀土强国,在稀土领域有这么一种说法,中国把1块钱的稀土原料,通过粗加工后,以10块钱左右的价格卖给欧美国家,欧美国家做成成品后,返销回中国的时候,就需要1000块了。
这中间的差距可见一斑。
造成中国稀土资源价格低廉的一个原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内卷严重。
左二徐光宪院士
这还要从70年代中国的一个科学家徐光宪院士说起。当时他提出了稀土的串级萃取理论,但是在当时还没有专利技术这个概念,所以也就没有申请专利。
当改革开放后,受到国家对稀土产业的政策扶持,商人一看这其中有丰厚的利润,又因为技术没有专利,谁都可以用,所以就一窝蜂的涌进这个产业。
年分离稀土能力达到了15万吨,但是全世界的稀土需求也不过只有10万吨左右,供给明显超过需求太多,所以就出现了国内企业竞相压低价格出口的结果,外国人得了便宜,中国商人的利润没多少,资源储量却极速减少,实在是得不偿失。
当大家还沉浸在中国地大物博,地产丰富的自豪感中时,殊不知,在欧美国家的眼中,这就是人傻钱多。
跟中国一样的,美国的矿产资源其实也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对于稀土资源的开采却极少,稀土对现代工业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这肯定是一种战略级别的资源,自然跟石油、粮食一样,是需要战略储备的。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一个稀土氧化物矿,就提供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供应量,但是当90年代,中国大量廉价的稀土资源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2000年这个稀土矿直接给封存了。
美国的稀土矿
直接从中国购买稀土资源,不是更好的选择吗?价格便宜还不会消耗自己的资源储备。
再说下日本,它是个资源贫瘠的国家,其电子科技非常发达,比如全球一半的阴极射线管是日本生产的,所以这个国家对稀土资源的需求也同样非常大。
需要稀土金属才能生产的阴极射线管
但是碍于自身的稀土资源稀少,所以早早地就制定下了稀土战略储备的计划,而日本的稀土大概有83%都是来自中国的,这些稀土储备被存放于海底,据说在不进口任何稀土资源的情况下,都足够日本使用40年的。
而美国日本这些国家敢于把这么重要的战略资源,被中国卡着脖子,其实是有底牌的,换句话说,他们不会笨到把自己的命门握在中国手里。
1992年,邓公南巡的时候,讲过一句话,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中国稀土的优势发挥出来,这句话鼓舞了中国的稀土产业,各地开始纷纷上马稀土开采项目。
这也导致了中国的稀土供应量剧增,国家在那个时候,为了能让稀土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有话语权,所以就规定了,外资在中国购买稀土是有配额的。
打个比方,你日本的一家企业,每年你只能在中国购买5000吨的稀土,那这样,外资就不能肆无忌惮的敞开了收购,但中国这么便宜和量大的稀土资源,外资还是跃跃欲试的,于是就采取了曲线救国的策略。
当时国家规定,外资不能直接批量采购稀土,但却没有对本土企业采取任何限制,换句话说,只要是在中国注册的合资企业,就可以敞开了收购稀土,而外资就是通过合资企业,巧妙的规避了国家的规定,从而隐形的掌控着稀土产业链。
在那个还以能招到外商,引以为荣的年代,内地对这种合资企业还有着各种优惠和照顾,比如日本有家叫做昭和电工的企业,是日本三大稀土公司之一。
日本昭和电工
当中国实施配额措施之后,他就在中国与包钢稀土,日本东海贸易株式会社,中国冶金进出口总公司,合资成立了包头昭和稀土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而投资的比例分别是60%,30%,5%和5%。
一眼可以看出,日本昭和60%是最大的股东,也是最大的受益人,它是这个公司的组织者,包钢稀土是在国内开采稀土的,日本东海和中国冶金则是负责进出口的。
这样就成功地规避了中国的配额限制,既能掌握中国的稀土产业链,又能不受配额限制的享受中国的低价稀土资源,岂不是一石二鸟。
稀土矿
但是纵使是这样,中国以24%的资源总量却满足着全世界90%的市场需求,欧美等国家,依然对中国的稀土资源出口不满足。
甚至对中国稀土产业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贸易战。
敬请收看下集,中国稀土自卫反击战,WTO中国稀土官司接连两次败诉,中国如何一步一步化解,夺取稀土国际定价权。
都看完了就顺便点个赞呗,感谢关注猫眼儿的频道,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