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从业信托从业人员
55
2025-07-08
文章目录:
1、积极因素正在累计,小微盘持续拉升,铜牛信息涨20%,2000ETF(561370)涨15%2、今年1季度非法集资涉案金额269亿元 多部门将推动《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出台3、ST板块遭遇“危机”之下,各路机构如何应变?资深基金经理:持有个股一旦被ST,必须坚决卖出
积极因素正在累计,小微盘持续拉升,铜牛信息涨20%,2000ETF(561370)涨15%
积极因素正在累计,小微盘持续拉升,铜牛信息涨20%,会畅通讯、蓝英装备、中南股份、国脉文化、中新赛克等多股上涨,2000ETF(561370)涨1.5%。
近期利好消息不断,证监会召开系列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国有资本持续增持稳市场、春节期间旅游消费热潮再创新高、5年期以上LPR下调25个基点、OpenAI发布Sora模型……积极因素在逐渐增多,有助于夯实市场基础。
华鑫证券指出,小盘衍生品风险出清,市值建议开始适当向小盘均衡,以及把握资金流入的超跌成长反弹。
注: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每日经济新闻
今年1季度非法集资涉案金额269亿元 多部门将推动《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出台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今年1季度非法集资涉案金额269亿元
4月23日,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下简称“联席会议”)召开,会议相关负责人指出,《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已列入国务院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联席会议办公室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推动尽快出台。央行、证监会等11个部委的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据央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摸排出的ICO平台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已基本实现无风险退出。下一步,央行将引导民间借贷利率、用途和借款方式合理化,还将督促从业机构严格落实整改要求从而逐步化解存量不合规业务等。
非持牌机构非法集资占总量30%以上
数据显示,2017年非法集资实现“双降”。据联席会议办公室统计,2017年全国新发涉嫌非法集资案件5052起,涉案金额1795.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8%、28.5%,2018年1月至3月,新发非法集资案件1037起,涉案金额26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5%和42.3%,继续保持“双降”态势。
而从发案的行业和地区来看,当前全国非法集资新发案件几乎遍布所有行业,呈现“遍地开花”的特点,投融资类中介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房地产、农业等重点行业案件持续高发。大量民间投融资机构、互联网平台等非持牌机构违法违规从事集资融资活动,发案数占总量30%以上。
从集资的手段看,一些不法分子层层包装设计所谓的项目和产品,以当下“热门名词”“热点概念”炒作。一些无商品、无实体、打着“虚拟任务”名头的案件陆续出现,许多非法集资借助互联网平台,近期还出现了完全借助微信群等开展非法集资等行为。
“大量要案频发,呈现向新领域、新业态蔓延趋势,以原始股、私募基金、股权众筹为名的非法集资风险事件时有发生。”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仍然艰巨繁重。第一网络化趋势明显,加速风险蔓延;二是业务行为复杂化。一些违法机构兼具P2P、众筹、小贷、私募基金等多种业务,跨界经营、模式嵌套、业务相互交织;三是进行伪创新,一些公司利用投资高新科技项目为噱头公开募资,有的则打着区块链招牌,开发各种“虚拟资产”公开发行融资。
多部门推动《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出台
“《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已列入国务院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联席会议办公室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推动尽快出台。”该负责人说。
他指出,2017年以来《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多次向各省(区、市)和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并于2017年8月至9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随后,联席会议办公室积极配合原国务院法制办逐条梳理有关意见建议,充分研究讨论,做好《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的修改完善工作。
上述央行人士表示,下一步央行将推动《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的出台。
“目前互联网金融领域总体风险水平明显下降,非法集资在互联网蔓延势头得到遏制。”不过,该央行人士同时指出,当前非法集资形势呈现出专业化趋势明显,非法集资新型方式层出不穷、线上宣传和线下推广相结合、“多头在外”躲避监管打击等特点。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做好证券期货行业非法集资监测预警、风险排查和宣传教育工作,配合地方政府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
比特币等虚拟币交易场所基本无风险退出
近年来,虚拟货币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财富狂欢,同时也成为非法集资的新套路。2016年4月,人民银行牵头开展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
央行相关负责人在昨日的会议上介绍,人民银行在牵头开展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中,严厉打击无证机构,整治违规交易场所、“微盘”交易支付结算业务,阻断非法集资资金通道。
同时,人民银行对涉嫌非法集资的“虚拟货币”相关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针对涉嫌非法集资、非法证券活动的ICO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场所,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发布公告,明确态度、警示风险,并部署各地开展整治。“目前,全国摸排出的ICO平台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已基本实现无风险退出。”上述央行人士表示。
其中,一些不法分子以代币发行融资(ICO)、各类虚拟货币等“互联网金融创新”为幌子进行非法集资。此外,也有一些非法集资涉案人员通过藏身境外、租用境外服务器搭建网络集资平台、将涉案资金非法转移至境外等方式躲避国内监管打击。
■ 解读
监管要走向法制化市场化
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推动《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尽快出台。深入研究新问题,总结规律,积极推动和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在社科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看来,经济乱象的治理需要政策力量的推动,但最终所有的监管要走向法制化、市场化。“去年监管机构对金融乱象开出很多罚单,但监管不能仅依靠简单的行政处罚,更需要一套健全的法律体系来防风险、治乱象。”
何海峰说,除了一套健全的法律体系,还需要中央和地方的协调、金融的综合统计等,从而使得治理非法集资的工作真正纳入到市场化、法制化的框架下。
“一方面,非法集资有属地监管的责任,治理金融乱象需要发挥地方政府和地方监管的力量,实现中央和地方的监管协调配合。另一方面,要建立起信息的综合统计机制,将各个部委、不同金融监管部门的信息能够综合、汇总起来,从而实现监管信息机制的协调。”何海峰解释。 (侯润芳)
监管缺失,投资者盲目炒币损失惨重
央行负责人称,针对涉嫌非法集资、非法证券活动的ICO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央行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发布公告,明确态度、警示风险,并部署各地开展整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协创中心研究员李虹含认为,比特币作为区块链的第一个成功应用,也证明了网络货币会是未来货币的重要发展趋势。但是,中国作为比特币交易大国累积大量炒作风险,各路投机者、韭菜们盲目跟风、高位接盘。在没有政府监管的背景下,许多投资者将血本无归,并且稀释和转移投资者财富,实现对国内投资者财产的无声劫掠与抢夺。他指出,此次监管出手,对于建立高效安全的金融运行体系与机制,防范国家金融风险与隐患是重大利好,在未雨绸缪监管方面值得拍手称快。 (宓迪)
互金监管将从整治到日常监管
“继续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积极稳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督促从业机构严格落实整改要求,逐步化解存量不合规业务,并及时将涉嫌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问题的从业机构移送相关部门。”央行方面相关负责人在介绍互联网领域非法集资整治工作时表示。
对此,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认为,进行专项整治的原因,是因为互金行业经过快速发展之后,出现了不少违法违规事件,社会危害大,涉及面广。经过两年的整治,相关制度体系已经建立,部分违规业务已经被有效监管,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逐步走向健康。“未来看,互金行业的监管将从整治到日常监管阶段,从全行业的规范转变到对个体公司的行为监管。”他说。 (宓迪)
23日下午,2018年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法律政策宣传座谈会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举行。目前是非法集资案件高发期,会议披露了“e租宝”“邦家”“黄金佳”等一些重大、典型案例,涉案金额有的达数百亿,集资参与人众多,有的多达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
“e租宝”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吸收资金762亿余元 项目制假比例95.6%
安徽钰诚控股集团成立于2013年5月,钰诚国际控股集团成立于2015年5月,实际控制人均为丁宁。
安徽钰诚控股集团、钰诚国际控股集团在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资质的前提下,利用e租宝平台、芝麻金融平台发布虚假的融资租赁债权项目及个人债权项目,包装成“e租年享”、“年安丰裕”等年化收益9%至14.6%的理财产品进行销售,以承诺还本付息等为诱饵,通过电视台、网络、散发传单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先后吸收115万余人资金共计762亿余元,其中重复投资金额为164亿余元。集资后,除部分集资款用于返还集资本息,以及支付员工工资、房租、广告宣传费用、收购线下销售公司和担保公司等运营成本外,其余大部分集资款在丁宁的授意下肆意挥霍、随意赠予他人,以及用于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造成集资款损失共计380亿余元。
钰诚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被以集资诈骗罪、走私贵重金属罪并罚,判处罚金人民币18.03亿元。
法院对安徽钰诚控股集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罚金人民币1亿元;对丁宁以集资诈骗罪、走私贵重金属罪、非法持有枪支罪、偷越国境罪数罪并罚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0万元,罚金人民币1亿元;对丁甸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7000万元;分别以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走私贵重金属罪、偷越国境罪,对张敏等24人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十五年不等刑罚,并处剥夺政治权利及罚金;同时判决在案扣押、冻结款项分别按比例发还集资参与人。
安徽钰诚控股集团等被告人单位及丁宁等被告人构成集资诈骗罪,关键在于以“非法占有的目的”,这具体表现在:一是利用虚假债权项目进行集资。被告单位利用所控制的公司、注册的空壳公司及冒用其他公司名义制作虚假债权项目,制假比例高达95.6%,这些项目被用于欺骗投资人投资;二是以低风险、高回报的反投资规律进行集资,e租宝平台的产品收益率为9%到14.6%,而融资租赁债权项目的回报率集中在6%到8%之间,这就意味着这些债权项目如果是真实的,则平台息差收入为负;三是在集资后,除部分用于返还集资本息及公司运营外,其余大部分在丁宁的授意下肆意挥霍、随意增予他人,以及用于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
“邦家”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设立90余家公司 非法集资99.5亿
广东邦家租赁服务有限公司的蒋洪伟于2002年12月起在广州市先后注册成立绿色世纪公司、广东邦家公司、兆晋公司、邦家健康超市公司,并相继在全国16个省、直辖市设立了64家分公司及24家子公司。
蒋洪伟等人以上述公司的汽车等实物租赁、保健品和有机食品销售等业务为掩护,在未取得融资许可的情况下,采用推销会员制消费、区域合作及人民币资金借款等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非法集资。2002年12月至2012年5月间,非法集资金额为99.5亿余元,集资参与人达23万余人。上述非法集资款汇入蒋洪伟的指定账户,由蒋洪伟控制和调拨使用,除部分用于广东邦家公司等生产经营外,其他用于公司员工的奖金和业绩提成以及返还集资本息,部分集资款去向不明,造成社会公众巨额集资款无法返还。
非法集资期间,蒋洪伟大量挥霍集资款,其他被告人均非法获得几万元至几百万元数额不等的业绩提成。
法院认为,被告人蒋洪伟、张荣珍、范秀忠、陈少峰、薛云峰、罗永鹏、吴逢笑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集资诈骗罪。
根据各被告人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对被告人蒋洪伟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被告人张荣珍等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十个月到十四年不等刑罚,并处罚金;对被告人周文凤等人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五年不等刑罚,并处罚金。
蒋洪伟非法集资后,绝大部分不用于经营活动,主要用于以新偿旧。
“黄金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以经营黄金、白银为名 吸收资金153.7亿
2007年3月,黄金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成立,自2007年3月至2014年9月,黄金佳在河北、北京、天津、西安、大连、深圳等多省市的多家黄金佳门店,利用经营实体金店,通过媒体、传单、门店宣传、业务员对客户口口相传,与不特定人员签订黄金佳内部福利协议、内部福利两便协议、预订预售中立仓合同、金管家购买协议、“金发展”委托信托协议书、“金元宝”合同、“大赢家”白银理财协议书、黄金佳金银/黄金/白银制品买卖合同、提金卡全额购买协议、积存卡积存系列金条/金钱协议、黄金佳系列金条/金钱代保管协议,并允诺收益等方式吸收资金共计153.7亿余元。
2014年7月,被告单位黄金佳的账户被管控后,被告人肖雪指使被告人肖淑娣在江苏银行北京分行、北京银行分别以黄金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名义开立账户并在多个分公司、营业部设立多部POS机继续吸收社会资金。被告单位及被告人肖雪将所吸收资金用于购买黄金佳大厦、安次区工业园区土地、车辆、房产、黄金白银;投资黄金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和永清绿野仙庄、固安绿华浓等关联公司;支付被告人肖雪之女出国留学费用并分别给肖淑娣、肖娟、肖发各1000万元人民币;兑付部分本金及利息,支付员工工资及提成,支付各分公司及营业网点的租金、基础建设费用等。
本案属于单位犯罪,黄金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经营黄金、白银产品为名,通过媒体、传单、门店宣传、业务员对客户口口相传等多种方式面向社会公开宣传,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许诺收益,吸收资金。(记者侯润芳实习生杨婷)
ST板块遭遇“危机”之下,各路机构如何应变?资深基金经理:持有个股一旦被ST,必须坚决卖出
每经记者:王海慜 每经编辑:肖芮冬
种种迹象显示,近阶段ST板块正陷入一场“危机”。
截至目前,ST板块今年以来整体出现了较大的跌幅,明显跑输大势。年内已经有10多家ST股被面值退市,更有一批ST公司出现了罕见的几十个连续跌停,市场“用脚投票”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之前A股市场之所以长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与所谓的“壳价值”不无关系。而从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所谓的“壳价值”正在快速贬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募、私募等各路机构将如何应变,普通投资者的心态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展开了一番调查。
沪上某资深基金经理向记者坦言,“公司的风控有规定,一旦持有的个股被ST,必须坚决卖出。如果个股预判当日没什么成交量,会直接挂跌停板价卖出。”某长期跟踪研究ST板块的资深投资者则坚定表示,“对于财务造假,退市新规更加严格,凡是有财务造假的ST股,一律不碰。”
今年ST板块“壳价值”出现快速缩水
随着注册制在2019年的落地推开,有机构曾预期,A股的“壳资源”将不断贬值。而今年以来,“壳资源”的贬值速度有加快的趋势,首当其冲的是壳公司集中的ST板块。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6月20日收盘,ST板块中,有多达104只个股年内累计下跌超40%、占比65%。此外,ST板块指数同期累计下跌36.6%,跑输大盘近38个百分点,这也是该指数2019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有不少ST股出现了罕见的长期连续跌停。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6月20日收盘,今年以来,连续跌停天数超过10天的A股数量有25只,绝大多数都是ST股。其中*ST超华、ST长康、ST爱康的连续跌停天数已超过了30天,*ST中润、ST富通、ST阳光、*ST美吉、ST百利的连续跌停天数已超过了20天,这些罕见的连续跌停都发生在上述公司被戴帽之后。而这些公司往往各类问题缠身,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面临着较大的退市风险。
此外,今年来,ST股的淘汰速度也更加市场化。其中一个表征是自去年以来,A股市场面值退市的现象明显增多。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目前,今年来已经有10家A股公司因为触发面值退市情形而退市,且均为ST股;其次,ST中南、*ST高升、*ST保力、*ST美尚、ST阳光、*ST美吉等多只ST股已经触及了面值退市条件,目前处于退市前的停牌阶段。另外,截至6月20日,正常交易的沪深A股中,跌破面值的个股有21只,其中有12只为ST股。
“壳价值”为何快速缩水?
过去很长时间内,ST股常与“炒壳”“炒重组“联系在一起。早些年,ST股甚至扮演着“借壳”戏码的主角。近年来,市场也不乏ST股被借壳的案例,如2021年返利科技借壳ST昌九上市,但数量较以往明显减少。
某大型券商资深保代向记者表示,“2019年之前上市不确定性很高,借壳上市的审核也较为宽松,所以有借壳上市、有壳价值。2019年之后,各个板块陆续注册制改革,上市容易了,时间也较为可预期,公司都自己直接上了,壳就逐渐没有价值了。”
与此同时,近年来,借壳上市的门槛不断抬高。据机构统计,在2015年成功案例在达到31例的最高点后,借壳上市成功案例逐渐减少。据统计,2019年、2020年、2021年宣布借壳上市完成和失败(包括主动终止、被否等)的案例比分别为8:8、8:6和2:6;而在2015年高峰期,借壳上市完成与失败的案例比高达31:12。
在民生证券投行相关负责人看来,导致A股壳价值快速缩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政策法规层面,提出进一步削减“壳”资源价值。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进一步削减“壳”资源价值,加大对“借壳上市”的监管力度,精准打击各类违规“保壳”行为。一方面,支持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并推动其聚焦“提高质量、提升投资价值”主线,引导公司主动退市;另一方面,加大对重组上市的监管力度,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提高现场检查覆盖面,规范控制权交易,打击“假重组实炒壳”行为,坚决出清不具有重整价值的上市公司。2020年以来,A股共有23起借壳重组上市案例,其中成功7起,失败14起,目前在审2起,监管部门对借壳上市交易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另外,A股市场生态已发生巨大变化,价值投资渐入佳境。去年以来,监管层从资金面和投资理念两个角度出发,推动市场迈向价值投资的新时代。在资金面上,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壮大耐心资本;在投资理念上,强调专业机构应坚持理性、价值、长期投资。在这种趋势下,A股市场生态已发生巨大变化,今年以来,小盘绩差股的市场表现远逊于中大盘绩优股。而5月份以来,ST板块出现连续跌停潮,6月5日有3只退市整理股票跌幅均超90%以上。
机构、散户眼中的市场生态变化
就二级市场而言,之前A股之所以长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与所谓的“壳价值”不无关系。而从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所谓的“壳价值”正在快速贬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募、私募等各路机构将如何应变?普通投资者的心态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对于此轮ST板块“危机”背后的成因,华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邓利军向记者表示,政策和基本面是导致当前ST板块偏弱的主要原因,“新‘国九条’对分红不达标的公司实施ST,加大对财务造假、内控失效的退市力度,调高财务和市值指标的退市下限;新规的长期影响较广,绩劣公司风险较大。根据我们的测算,长期来看,重大违法类、规范类、财务类、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可能都会有所上升,近期ST板块表现偏弱一个方面的原因是,投资者担心绩差公司的退市风险上升,但退市新规也设置了一定过渡期,短期内退市公司可能并不会明显增加”。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市场近期发生的上述现象也确实影响到了一些投资者的心态。有投资者表示,“我以前那套东西,就是炒小盘股、市梦率,我都改变了。以前的A股,就是投机,对小盘股、市梦率疯狂炒作。目前来看,这种东西已经逐渐走不通了。”
“现在这样加大退市力度,我觉得挺好的。打扫干净屋子,才能走的更远;扫清障碍,才能更好的出行。”他表示。
而一位长期跟踪研究ST板块的资深投资者,近期在退市新规发布后分析指出,虽然不代表以后ST股不能做,但是更要精选个股,“对于财务造假,退市新规更加严格,凡是有财务造假的ST股,一律不碰。另外,新规实施之后,以后ST股想乌鸡变凤凰、摘帽也会难上加难”。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散户的心态在发生变化。近期一些券商分析师在发布个股推荐时,如果发现该股历史上曾经收到关注函和问询函,也会在风险提示中特别予以标注。最近一些机构也专门对A股市场上具有各类风险隐患(退市及ST潜在风险个股)的上市公司做了统计,目前市场上这类问题股名单有多个版本,其中的个股数量大多在400~500家。
虽然ST股占公募基金持仓的比例较低,但市场生态的变化确实也影响到了不少基金经理。自1998年有ST股票开始,ST股上演的神话故事,始终未曾停歇。权益类基金经理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着一两只ST股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明星基金经理重仓股中的ST股,更是成为投资者抄作业的范本。但现在,这样的场景已经时过境迁。
此前,由雷涛和陆阳管理的德邦稳盈增长灵活配置混合A/C,于今年一季度末持有58.40万股ST证通,并成为该基金的第十大重仓股。公开资料显示,ST证通就是此前的证通电子,是在今年5月6日起被带上了ST帽子。而在某平台该基金的论坛下方,记者发现有不少投资者质疑基金经理为何要买ST股。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募基金共计持有ST中泰、ST证通、ST新潮、ST加加、ST富通和ST东时这7只ST股。而记者发现,这7只股都是今年4月底和5月才刚被ST。此外,数据进一步显示,还有基金重仓股中有多只*ST股,如*ST导航、*ST金科、*ST龙宇、*ST农尚、*ST银江和*ST中天(退市)。不过,持有上述ST股和*ST股数量的基金并不多,且多为指数型基金。
某公募基金人士向记者表示:“从监管环境和改革方向看,ST股日益边缘化、壳资源贬值是大势所趋,单纯靠押注博重组,赚取高收益的时代已经过去。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代表,公募基金需要加强内核的投研体系建设,利用专业投研优势去伪存真优中选优,回避绩差股、亏损股,尤其是那些可能被ST的股票,以及已经被监管部门问询、警示、立案的股票。”
而目前市场的情况是,一旦戴上ST帽子,就意味着股价的跌跌不休,甚至进入退市股序列。如果基金购买的重仓股中出现了ST股,会采取怎样的措施?
前述公募基金人士进一步向记者表示:“如果持有的个股‘爆雷’或被冠以ST,将及时剔除出基金组合。指数基金方面,根据相关规定,个股被ST后,会被从指数成分股中剔除,而挂钩这些指数的基金产品也需要跟随调整。”
沪上某资深基金经理则是告诉记者:“公司的风控有规定,一旦持有的个股被ST,必须坚决卖出。如果个股预判当日没什么成交量,会直接挂跌停板价卖出。如果当天卖不掉,第二天也会继续坚持卖。”
事实上,据了解,ST股很早就不能进入公募基金基本股票池,公募基金可以炒ST股已是久远的往事。另外,即使后面摘掉了ST股的帽子,公募基金也需要重新尽调、评估,大概率也不会再买,市场上有太多其他更合适的品种可以选择。
谈及如何避雷,北京某基金经理告诉记者,“若想避开ST股,未来需要强化风险意识和规避能力,提高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能力,加紧对纳入选股池的风险指标做出调整,调出风险系数增加的部分个股”。
此外,ST板块、部分低价股连续下跌也给小微盘带来了压力。今年初,量化私募就因为抱团小微盘而遭到了史上最大回撤。而最近,微盘股再度走弱,让一些投资者感到心有余悸。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股票量化产品近一月收益均值为-0.58%,其中沪深300指增表现出色,近一月收益均值为0.12%,其余指数增强产品均未实现正收益,中证1000指增产品近一个月收益均值为-1.16%;中证500指增产品近一月收益均值为-0.87%;其他指增产品近一月收益均值为-0.73%。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进一步显示,截至5月24日,产品名称中带有“国证2000”“中证2000”“微盘股”等字眼的指数增强产品,近一个月收益均值为-8.48%。
不过,这次有所不同。“上次是行情风格过于极致化,再加上雪球产品敲入等多重因素叠加。而这一次更多的则是源于一系列政策下市场预期改变。年初小微流动性危机后,量化私募行业都在反省,收紧了风险敞口,超额与微盘超额相关性也已是普遍下降了。”某百亿量化私募人士表示。
中安鼎盛投资合伙人陈伯仲认为,对于量化私募而言,未来应该聚焦于收益来源分散化和对应风控有效化。各种风控模型需要更多维度的数据视角去丰富,以应对各类方向上不确定的尾部风险。目前,从市场上众多交易品种的量价数据来看,能够被量化和存储的数据越来越多,量化模型的潜力也在不断被发掘,现在纯粹的量化红利在减小,市场机会越来越需要量化私募精细化地对待和发掘。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