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3日早间可能影响股市重要财经资讯中康资讯股票

Tom 0 2025-03-01

券商上半年“喜忧参半”:净利腰斩 投行资管抢眼

今年上半年,证券行业受市场交易缩量影响,券商经营压力上升,行业整体业绩表现“惨淡”。

截至昨日晚21点,共有11家A股上市券商披露2016年半年报。其中,10家上市券商今年上半年净利惨遭腰斩,山西证券净利跌幅最大,同比下降85%;6家上市券商营业收入同比降幅逾五成。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家券商上半年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降,但其业务营收结构正逐渐优化,资产管理业务和投行业务实现正向增长。

药品市场增速放缓 并购洗牌成零售企业关键词

中康资讯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药品市场总规模达1.38万亿元,同比增长7.6%,预计2016年增速将为7.3%,增长速度将持续放缓。

多家药品零售行业公司负责人认为,药品行业已经告别了跑马圈地的蛮荒时代,正在步入以并购洗牌为主题的丛林时代。

中康资讯总裁吴瀚介绍,中康CMH对2016年给出的预测增速为7.3%。自药品市场整体增速由2014年的13.3%下降至2015年的7.6%创再创历史新低。“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口红利、医保扩容等支撑高增长因素的消失,药品市场在相当时期内或将告别两位数增长”。

事实上,不仅是中国,从全球来看,药品市场整体增速也不尽如人意,去年全球制药前10强中有8个企业同比负增长。

中国建材与中材集团重组获批 水泥“巨无霸”横空出世

8月22日,国资委网站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实施重组。

资料显示,中国建材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十多年来以超过40%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目前集团资产总额超过4300亿元,员工总数近18万名。中国建材以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体,下设9家二级子公司,拥有北新建材(000786)、中国巨石(600176)、凯盛科技(600552)、洛阳玻璃(600876)、瑞泰科技(002066)、中国建材和中国玻璃等多家上市公司平台。

中材集团则是我国唯一在非金属材料业拥有系列核心技术和完整创新体系的企业集团,是国内第二大建材企业集团,连续多年位居中国企业500强。截至2014年,中材集团资产总额超1160亿元,营业收入776亿元、利润总额达18亿元。同时,中材集团也拥有中材科技(002080)、中材国际(600970)、中材节能(603126)、祁连山(600720)、天山股份(000877)、宁夏建材(600449)、国统股份(002205)和中材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平台。

佰利联:钛白粉涨价效益显现前三季利润增逾100%

佰利联(002601)8月22日晚间发布半年报,公司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减少1.72%;净利润7111万元,同比增长52.5%。半年报预计,公司今年1至9月净利润将达1.2亿元至1.5亿元,同比增长100%至150%。

2016年上半年,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对钛白粉行业去产能效果初显。同时,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需求增长较快,钛白粉出口量快速增加,行业出现了周期性回暖,国内钛白粉市场经历了“七连涨”,扭转了连续4年多下跌的趋势,钛白粉行业周期性拐点显现。

2016年上半年,公司完成钛白粉产量12.22万吨,较上年同期上升12.94%;实现钛白粉销售量12.79万吨,较上年同期上升18.65%。

*欣泰30个交易日期满涨停 近6000万元资金豪赌杀入

因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欣泰电气受到中国证监会的依法处罚并进入退市程序,于7月12日复牌交易30个交易日,股票简称调整为“*欣泰”。本周一是*欣泰上述30个交易日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尽管7月12日复牌以来,*欣泰股价一路下跌,但在周一其股价逆市涨停,全日成交金额接近6000万元,换手率则高达21.36%。从数据来看,本周一买卖*欣泰的主要是散户。

乘奥运东风 中资体育股8月集体走强

有兴奋也有不舍,有爆冷也有遗憾,里约奥运带给人们一个难忘夏天的同时,也带给中资体育用品公司一个难忘的夏天。

里约奥运会上,国内各大体育服装品牌争相亮相,361度、匹克率先出现在开幕式上,李宁、安踏、特步等也赞助了参加本次奥运会的多支国家队。由于处于奥运风口,8月以来,这些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体育用品股表现出色,李宁8月以来涨20.94%,安踏涨15.51%,361度涨9.17%,中国动向涨7.84%,特步、匹克8月以来也均收红。

7月底证券业ABS业务二十强出炉 基金子公司占据六席

资产证券化业务(ABS)是近年基金子公司业务创新的重头戏,在5月份一份针对基金子公司的征求意见稿流出后,子公司开展ABS业务的越发热情高涨。近日基金业协会披露7月底ABS业务前二十强榜单,基金子公司占据其中六席,不少基金子公司7月份发行规模有明显增长。

基金业协会所披露的7月底ABS业务规模前二十强榜单中,嘉实资本、华夏资本、博时资本、长城嘉信、上海富诚海富通、万家共赢都位列其中。其中嘉实资本以发行产品规模258.46亿元位居第二名,较今年6月底规模增加了150亿元,显示出7月规模增速惊人,规模排名也较6月底直接上升9名。

7月底ABS业务规模已超百亿的还有华夏资本,该公司以117.22亿元的规模位列第十二名。此外,博时资本、长城嘉信、上海富诚海富通、万家共赢7月底ABS规模分别达到94.62亿元、86.42亿元、79.86亿元、76.99亿元。

而从ABS产品数量的前二十强排名来看,嘉实资本、博时资本、上海富诚海富通、兴业财富位列其中,7月底产品数量分别为11只、7只、7只、6只。嘉实资本在7月份增加了2只产品,而博时资本和上海富诚海富通均增加了1只。

迷你ETF竞相清盘 热点概念基金继续创设

ETF基金可谓是今年清盘基金中的“重灾区”,8月22日,上投摩根旗下的上证180高贝塔ETF基金宣布终止上市,这也是继华夏材料、上证原材料之后,8月份公告终止上市的第三只ETF基金。

公开资料显示,上投摩根180高贝塔ETF成立于2013年7月8日,金融业、房地产、制造业个股占权重股超过一半,蓝筹风格明显,查阅数据发现,该基金的首募规模为3.24亿份,但好景不长,该基金成立之后规模便大幅缩水,2013年底规模即低于5000万份,2015年股灾之后,该基金份额缩水更是严重,最新数据显示,当前该基金的份额仅为392万份,在当前ETF基金中规模垫底。

事实是,自去年股灾之后,基金整体净值大幅缩水,股市的低迷使得规模本来就不大的迷你型基金雪上加霜,近期多只ETF基金选择终止上市,或是由于基金规模过小、基金公司出于成本考虑后的理性选择。

降杠杆大势所趋 分级基金存废引争议

今年以来,随着基础市场的巨幅震荡和基金规模的萎缩,不少分级基金走上了清盘或转型之路。上周五,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对分级基金的答复再次引发行业对分级产品的关注。在降杠杆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分级基金是存是废引发行业热议,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具有较高杠杆的分级基金未来命运引人关注,但投资者适当性是看待该问题的核心。

大商所修改风控规则 连续停板后涨跌停幅度再扩大

大商所昨日发布通知,对连续停板之下交易保证金标准和涨跌停板幅度规则进行了修改,继续扩大连续停板后的涨跌停幅度。修改后的规则自2016年8月24日结算时起施行。

按照通知,此次规则修改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将连续同方向停板下的交易保证金标准和涨跌停板幅度与合约实行的涨跌停板幅度相关联,即当某合约在某一交易日出现涨跌停板单边无连续报价情况时,其第二、第三个交易日的涨跌停板幅度以前一日标准为基础、以固定比例的形式增加,交易保证金标准随之相应调整。

具体来说,第二个同方向停板的涨跌停板幅度是在第一个停板的涨跌停板幅度的基础上增加3%,交易保证金标准在涨跌停板幅度的基础上增加2%。而第三个同方向停板的涨跌停板幅度是在第二个同方向停板的涨跌停板幅度的基础上增加2%,交易保证金标准在涨跌停板幅度的基础上增加2%。

第二方面,当出现连续三个同方向涨跌停板情形时,第四个交易日维持第三板交易时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和涨跌停板幅度不变,直至合约不再出现同方向停板情况。

降成本“国八条”出炉 供给侧改革强力攻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力攻坚,“三去一降一补”再下一城。昨天,国务院发布《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从八个方面提出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具体措施,并分解到部委。

“这堪称降成本的‘国八条’。”业内专家说。这八条政策主要包括: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成本、较大幅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鼓励和引导企业内部挖潜等。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贯彻执行供给侧改革在降成本方面的具体落实政策。随着各项政策落地,下半年工业企业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利润有望继续改善。

东北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落地 打出“万亿”投资组合拳

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打出“重拳”——东北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正式落地。

22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分年度明确了137项重点工作和127个重大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在1.6万亿左右。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列入国家三年滚动实施方案的重大项目,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按时开工建设和完工。发改委将加强督促和检查。

记者了解到,三年滚动实施方案只是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组合拳”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多方联合求解“东北振兴”这道大题,后续还包括制定东北国企改革专项方案、推进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等一系列政策。

监管紧盯投资激进险企 “一致行动人”行为将受约束

保险资金境内外投资全面开闸后,动辄千亿资金涌入各类要素市场,保险机构俨然已成为市场上最大的买方之一。监管“放开前端”的效应凸显,也意味着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的系列改革成功过半。

当然,“放开前端”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对“管住后端”的松懈。针对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些问题,监管部门秉持绝不护短的高压姿态。上海证券报昨日独家获悉,在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上周表态“保险首先姓保,绝不能跑偏;绝不给不真心做保险、只想浑水摸鱼的人可乘之机”之后,一系列旨在防范资金运用风险的实质举措正在酝酿出台。其中,备受关注的“一致行动人”等行为,或将受到一定的规范与约束。

测量光学仪器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价格

影像仪测量

光学系统测试

上一篇: 【推荐】23年考生须知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最新保姆级复习攻略基金从业道德
下一篇: 【推荐】23日晚间重要公告集锦索芙特美容保健品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